【文理实践】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校2018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活动要求,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我院“探寻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恭城县西岭镇,深入调研本地扶贫户的情况,了解恭城县西岭镇的精准扶贫落实情况并为他们送去属于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温暖。7月10日,我院“探寻者”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恭城县工会主席蔡启强、西岭镇下宋村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长江基全、村委会委员及扶贫工作队信息记录员的带领下前往桂林市恭城县西岭镇上莫屯、莫家坪屯进行调研。
西岭镇地处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北面,南与恭城镇、平安乡相邻,东部与加会乡接壤,北与灵川县交界,西与平乐、阳朔县毗邻。在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西岭镇上莫屯,前往罗先生家中进行调研。在与罗先生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罗先生是上莫屯村民,因外出打工,工作时不甚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失去劳动力,如今孤身一人,生活艰难,属于精准扶贫的对象。恭城县委专门设立对接人员实行对接帮扶脱贫,结合其情况制定针对性对策帮扶。据了解,政府部门于去年赠送共7对价值两百多元/对的竹鼠给罗先生,让罗先生依靠养殖竹鼠实现脱贫致富。“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政府、社会各界及村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很感动,我一定会在你们帮助和支持下,自强不息,辛勤劳作,早日脱贫。”罗先生由衷地说。了解完罗先生的家庭情况后,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户精准扶贫对象——莫家坪屯的林先生。据了解,林先生家5口人,有三个孩子,其中有一对8岁双胞胎女儿、一位2岁的儿子和失去自理能力的老母亲,只有自己有劳动力。家中通常是两位8岁的双胞胎女儿互相照顾,双胞胎姐妹每天走半个多小时路程上学。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扶贫的工作中。精准扶贫,我们在路上,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全民族都积极投身于全年建成小康社会只中,我们才能完成十九大制定的“到2020年全面消灭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一)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二)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三)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四)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五)
助力精准扶贫,“文理”在路上(六)